编者按:16年前,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又是一件喜事;
在中国摄影界又是一件盛事;
在全国普及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又是一件大事。
这里再次回眸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现场实况,让国人引以自豪,让世人赞叹不已!
《蓄势待发》 王玉摄影
中国E点记者夏丽萍北京报道:2005年12月3日上午,由总装备部与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协办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一楼正厅隆重开幕。中宣部、文化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领导,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新老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神六乘组》 王玉摄影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攀高峰。大力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对集中展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树立东方文明古国科技进步的崭新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全国人民以满腔爱国的热忱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次展览,就是对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精彩回顾。
《勇争第一》 王玉摄影
亲切关怀坚强领导,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坚强领导及对“神舟”六号的具体指导和亲切关怀。主要展出胡锦涛、贾庆林等中央领导集体观看发射实况图片,温家宝、李长春、罗干亲切会见“神六”乘组梯队6名航天员,并为费俊龙、聂海胜壮行等图片。
《英雄出征》 王玉摄影
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航天科技协作系统60多家单位的参展照片5000余幅,展出250余幅,全面、系统、真实地再现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精彩的全过程,并展出了“神舟”六号返回舱、主降落伞、发射场模型及航天员在太空使用的物品等实物。
《挥手致意》 王玉摄影
开幕式上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受邀的驻京官兵普遍反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与亲切关怀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了“载人航天精神”,生动展示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看了很受振奋。
《接受指令》 王玉摄影
专程带工作人员来京参观的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中梅告诉记者,这次展出的作品气势恢弘,视角独特,图片精美,制作考究,既有主题突出的政治性、思想性,又有表现细腻的艺术性、观赏性,其审美层次和布展效果都堪称一流。
《发射升空》 王玉摄影
航天科技集团的代表们兴奋地说,这次展览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和全国各条战线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捕获目标》 王玉摄影
为表彰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摄影工作者,促进载人航天工程工作摄影的创新发展,组委会以总装备部政治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名义,为王玉、朱九通、江志顺等颁发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优秀摄影奖,并向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颁发了中国航天员太空摄影奖。这是一个工作机制的大胆创新,具有工程任务和摄影业务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是摄影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突出亮点。
《崇高荣誉》 马国伟摄影
当获奖者举起手中的奖杯和证书时,立刻成为闪光灯追逐的焦点。人们都被那一尊尊金灿灿的小太空人所吸引,这奖杯不仅漂亮,更象征着荣誉和责任。奖杯分上下两部分,上方是戴头盔、胸前印有杨利伟出征时佩戴徽标的航天员,底座为“神舟”六号返回舱模型。航天员站在返回舱盖子上,正挥着手,仿佛刚走出舱门,预示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走出飞船,漫步太空。当所有获奖者手举奖杯合影时,人们看到的是整体,是一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摄影队伍。
《神圣使命》 王玉摄影
为增加文化含量,证书只有简短的奖项名称、获奖人姓名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摄影家协会3个单位的公章。下面则以亲笔签名的形式,体现了非凡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每一个证书上都有“神六”飞行任务总指挥陈炳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以及摄影家李前光、吕厚民、袁毅平、侯波、徐肖冰亲笔签名,这些签名都是一张一张签上去的。
“多次参加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新闻摄影、宣传报道,拍摄了大量的航天科技新闻纪实图片和航天员训练、出征、凯旋的精彩画面。”是组委会对总装《中国军工报》首席摄影记者王玉的获奖评语。他拍摄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视察部队的珍贵照片,都忠实地记录了每一个重要环节。
《胜利凯旋》 王玉摄影
这些宝贵的资料,是广大摄影工作者在深山、大漠、丛林、海洋等边远艰苦环境,在发射现场一线,冒着血与火、顶着风和雨、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有时甚至是经历九死一生才拍摄下来的。这些摄影作品,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摄影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一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实践中摔打成长为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能征善战的摄影工作者队伍。
《致敬英雄》 王玉摄影
双龙撼天再铸辉煌,展示了“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全程飞行的精彩片段,包括对航天员进驻酒泉、飞船转场、发射升空、空间实验、返回出舱、举国欢庆等重大事件的精彩回放。
《精测妙控》 王玉摄影
神圣使命光荣责任,展示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主要展出七大系统、信息产业部、海军、空军及与载人航天工程有关单位刻苦攻关、积极努力,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的多方面内容,以及七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风采。
《探讨交流》 王玉摄影
巡天遥看太空掠影,展示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3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实况图片,以及他们拍摄的太空美景,把中国人的视野带进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这是此次展览的又一个亮点。
《美好祝福》 王玉摄影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翱翔太空1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5天,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多人多天飞行计划,让中国人的视野和生活真正进入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同时,他们用照相机纪录了太空工作、生活实况和迷人的宇宙风光,为中国摄影走向太空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回眸太空》 王玉摄影
为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上,添上这精彩而辉煌的新篇章,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太空、感受太空美景,在航天员和广大观众之间、太空和地球之间架一道彩虹,组委会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的策划中,专门设立了一个《巡天遥看、天际掠影》——“中国首届航天员太空摄影展”。
《海上测控》 王玉摄影
广大的摄影工作者,勇敢地肩负着纪录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发展进程这一重大历史的光荣责任。从“两弹一星”到今天的载人航天工程,都有广大航天摄影工作者做完整的记录。他们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沐风雨,同甘共苦,每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都留下了瞬间的定格和永恒的记录,用镜头留下了一个个弥足珍贵的精彩瞬间。
《学子报国》 王玉摄影
清华大学研究生唐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照片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珍贵,对于宣传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激励当代大学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继有人》 王玉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告诉记者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全世界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以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拍摄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摄影作品,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展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
《参观现场》 王玉摄影
来自全国、全军各界人士普遍反映,精彩的太空照片令人大开眼界,能够使心灵得到一种难得的净化和洗礼。
责任编辑: 夏立兵
中国E点 共同关注
E-dot China Common Concerns
网址: http://www.chinaedotmedia.com
凡注明中国E点的图片、文字、视频内容均属于“专稿”,转载分享图片请保留中国E点水印,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E点。联络邮箱:boss@chinaedo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