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演绎”百年梦

中国E点快讯
2021-02-03

在山东省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过门笺”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腊月,来氏家族第七代传承人来逢强就开始忙着用六色套纸,刻制当地人过年必备的过门笺。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过大年,大门、窗户贴上大红大绿的过门笺营造春节喜庆气氛,是鲁中鲁南等地区流传久远的民俗。


01f.jpg


来逢强展示今年刻制创作的喜迎建党100周年过门笺


来氏“过门笺”集剪纸、雕刻、国画等技艺融为一体,是全凭手工一刀刀刻出来的。随着社会发展,来逢强制作的“过门笺”样式也在不断创新,由小变大,版式繁多,题材广泛。如他创作的“欢度新春佳节”“连年有余”“阖家欢乐”“鸿福禧临门”等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02f.jpg


来逢强刻制过门笺要使用近100把自制花刀


现如今随着科技发展迅速,机械制作的过门笺越来越普遍,纯手工制作技艺因费时费力正在逐渐被取代。而如今,贴“过门笺”的传统也慢慢淡化,这项手工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亡。但像来逢强这样的手艺传承人,可谓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依然坚守着这门技艺。他时时刻刻关注新闻,关注时事热点,他设计、雕刻了上百种模板,有些紧跟时代需要,例如中国梦系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系列等等。


03f.jpg


来逢强给孩子传授如何用花刀刻制过门笺


为了刻制方便,他自己制作了上百种各种花式刻刀,在陪伴他30多年的蜡板上,他手握刻刀以刀代笔,随着阵阵刀刻木板的“咯嘣”声,被裁下的纸屑飘落。根据图案他不停地变换刻刀,刀如游龙,精美的图案跃然纸上。


04f.jpg


过门笺彰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来逢强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艺术,已经坚守40余年手工刻制过门笺,承载了几代人对追求美好生活的记忆。岁月在来逢强木制的工作台上留下一道道痕迹,苍老的木桌上散落着许多纸屑与刻花。作为近千年手艺技术的传承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这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c9dbcc7516cff12f8e0c8ca18306b36.jpg


来逢强给大家讲解刻制系列过门笺的意义


特约记者 付迎东   摄影撰文


责任编辑: 李立权



中国E点 共同关注

E-dot China Common Concerns

网址: http://www.chinaedotmedia.com



分享